埃尔韦‧蒂斯,法国当代物理化学家,人称分子厨艺之父。
毕业于巴黎高等物理化学工程学院(ESPCI),巴黎第七大学物理化学博士,现为法国国家食品暨农业研究院(INRA)院士、法兰西学院化学实验室“分子厨艺研究室”主持人、巴黎高等科学院(Académie des sciences de Paris)“科学暨文化食品基金会”科学主任、法文版科学人杂志《Pour la Science》顾问,同时也是法国国立烹饪学院、法国厨师协会、法国厨艺学会荣誉会员,曾获颁法国国家骑士勋章、国际美食学会奖(Prix de lAcadémie Internationale des Gastronomie)等殊荣。
先看看“美食学”这个词。很多人都说这个词是美食学家让-昂特尔姆•布里亚-萨瓦兰(Jean-Anthelme Brillat-Savarin)的发明,其实它是由诗人约瑟夫•贝尔舒(Joseph Berchoux)于 1800 年引入法文的。在烹饪名著《味觉生理学》中,布里亚-萨瓦兰对美食学一词如此定义:“美食学是所有与人类饮食有关的理性学问,其目的在于通过尽可能精美的食物来体现人的价值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,美食学通过一些既定的原则,研究、处理或烹煮所有可以转化为食物的材料……因此美食学融合了多种学科:自然史学家对食材进行细致的分门别类;物理学家努力研究食材的构成和品质;化学家则致力于对食材进行分析和分解;厨艺大师们潜心研究如何提高烹饪的技艺,怎样让食物更加可口;商业人士则琢磨如何以最低的价格买进,再以最高的价格卖出;而在政治经济学家的眼中美食学则意味着国际间的食材贸易和税收。”
因此,尽管步骤繁琐如“阿勒冈塔拉吊挂稚鸡”(faisan à lAlcantara)或“珍禽枕形馅饼”(Oreiller de la Belle Aurore)一般的珍馐佳肴是美食学的研究对象,水煮蛋这样的家常小菜也属于美食学的范畴。这些相差甚远的菜肴都涉及到“理性学问”,只不过相对而言,水煮蛋的学问适用于更多的人。适用?正是!如果一个人一顿饭只有一颗鸡蛋用来果腹,他自然会想方设法去研究如何将水煮蛋做得更好吃!
分子这个词现在非常时尚,比如分子生物学、分子胚胎学……各个领域的研究都被冠以“分子”之名,连美食学也不例外。有些所谓分子学问多少有些名不副实,但分子美食学却是恰如其分,因为布里亚-萨瓦兰早就明确指出:“美食学是一门融合了物理和化学的学问”。显而易见,分子美食学就是从化学与物理的角度来研究烹饪。
既然如此,为什么不直接将其命名为“分子烹饪”呢?道理很简单,烹饪就是对食材进行加工处理的技艺,确实是分子美食学的中心。但烹饪的研究领域和深度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,“为什么富含丹宁的葡萄酒与放多了醋的色拉搭配会变得很难喝?”诸如此类的疑惑均不属于烹饪研究的范畴。这种现象与烹饪技术毫无关系,纯粹是一个化学问题,但研究这个问题却会让美食学向前发展。
由此可见,“分子美食学”拥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,值得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存在。